7.豎琴海綿

  豎琴海綿是以3300至3500米加利福尼亞海岸深海處為棲息環境的食肉性海綿,因基礎的身體結構類似于豎琴而得名,而那分肢上覆有的倒鉤刺可以誘捕小型的甲殼類動物,而這種海綿的葉片最高可達六個。

8.鱗角腹足蝸牛

  鱗角腹足蝸牛是一種于2001年才被首次發現在印度洋海面一下兩千米海底的生物,因外科上覆有有磁性的硫復鐵礦和二氧化鐵,因此是一種帶有磁性的蝸牛,目前僅在印度洋深海脊的熱液噴口處有所發現。

9.柳葉鰻

  柳葉鰻實際指的是鰻魚類在發育過程中的幼體其中一個階段,通常整個身體呈現扁平透明的柳葉狀,僅有黏多糖構成,僅有十分簡單的消化系統,并以水中的有機物隨蟹為主要食物來源,在游泳時需要靠身體的波狀運動進行緩慢的游泳。

10.博比特蟲

  博比特蟲是一種體長最長可達3米,平均可觀察到的長度為1米,是目前被發現的體形最長的多毛類動物,主要生存在10至40米水深的海底,在全世界的溫暖海域中均有發現,而這種生物沒有眼睛和大腦,只能憑借五根神經觸須來感知周圍的光、熱、溫度、水流的變化。

共3頁 上一頁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