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通州區轄鎮。市屬經濟重鎮。1953年置西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0年建鎮。位于區境東部。面積48.3平方公里,人口2.7萬。京津、京香公路過境。潮白河、京杭大運河流經境內,轄曹劉、小莊、上坡、和合站、安辛莊、呂灣、楊洼、辛集、肖林、前寨府、后寨府、東辛莊、大灰店、小灰店、大沙務、小沙務、牛牧屯、橋上、杜店、前東儀、史東儀、黃東儀、侯東儀、尹河、趙莊、侯各莊、于辛莊、西集、車屯、胡莊、武辛莊、協各莊、林屯、石上、岳上村、王上村3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鑄鍛造、建材、服裝、化工廠等。農業主產小麥、玉米。
一個擁有2000年歷史,挾京津冀咽喉要道的古老鄉鎮
一顆被京杭運河,潮白河環繞的綠色明珠
一塊充滿生機和希望,沉淀了北京悠遠韻律的土地——西集
基本概況
北京市通州區西集鎮位于北京市東南部,距通州區衛星城約21公里,距北京市區東四環約25公里。西集鎮地處潮白河現代沖擊平原,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并有京杭大運河環繞鎮域。新批準的《通州新城規劃》將西集鎮定位在“通州新城重點發展的產業聚集區。”西集鎮交通便捷,京沈高速公路、京津公路(103國道)、通香公路穿區而過。
西集鎮從鎮域實際出發,充分發揮綠色生態優勢,以“農旅結合”為抓手,將大力發展旅游觀光農業作為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面貌的重要途徑。目前,該鎮旅游觀光農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歷史傳承
兩千年白駒過隙 經歷過盛世繁華的千帆競發 也經歷過-戰火頻仍 如今她意氣風發 成長為一片充滿希望的東方綠谷。
歷史記載:“……潞河為萬國朝宗之地,四海九州歲致百貨,千檣萬艘,輻輳云集,商賈行旅梯山航海而至者,車轂織路,相望于道,蓋倉庾之都會而水路之沖達……”極言通州經濟之繁盛。繁榮的經濟是通州運河文化產生的沃土。西集地處通州東南部,西、南依大運河,深受運河文化薰染。
著名作家劉紹棠先生生于斯,長于斯。他用飽蘸運河風情的筆調寫道:看!金色的運河灘,谷子在秋風里搖擺著鳳尾似的穗兒,撲籟籟響著的鮮紅的高粱,感到疼痛似地甩掉了爬上尖端的小螃蟹……黃金色的向日葵,發散著濃郁的香氣……
近年來,通州區為弘揚大運河文化,通力打造“運河文化產業帶”,西集鎮是產業帶重要的輻射區域。運河文化浸潤下西集鎮,將成為京通大地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數字西集
總面積:90.65平方公里
人口:4.2萬多
距北京四環路:15分鐘車程 首都國際機場:20分鐘
林木覆蓋率:36%
果品種植面積:3.2萬畝
蔬菜大棚:2000多座
精品種植園:15處
旅游點:6個
年銷售收入:11億元左右
實現利潤:7280萬元
風土人情
運河風情迷醉了多少都市行者,他們徜徉于運河岸邊漫步于果樹之間,享受美好的田園時光。
北運河畔,西集古鎮,民俗迷人,果蔬誘人——西集鎮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游客所熟知,他們在不同的季節來到這里,或欣賞爛漫無垠的花樹,或體驗獨特的運河民俗,或親手采摘新鮮水果和蔬菜。
運河千古悠悠哺育了燦爛的運河文明,而西集民俗則是其中一朵亮麗的花。
西集鎮0和區旅游局,聘請民俗旅游專家教授上門為西集鎮沙古堆村、和合站村、老莊戶村等6個村的30余名村民舉辦了民俗旅游接待戶培訓。培訓從住宿與接待、服務規范與服務意識、民俗旅游推銷與質量管理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進行了輔導,使村民們對如何開展民俗旅游有了全新的認識,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綠意田園
1、天賜沃土,遺于燕山之南,潮白潤之,運河澤之。
北運河在西集鎮域內水域長28.8公里,運河大堤全長22.1公里,運河產業帶全長20.4公里,占地面積6611.9畝。其中永久綠化帶658畝,速生林2822.5畝,果樹種植面積3265.4畝。沿岸樹林、草地、水域、鄉間小路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極具運河風情的的優美圖畫。
潮白河在西集境內主體水域面積達4.5平方公里,夾岸綠蔭,水面云影,景色醉人。潮白河涵養地下水源,提高上游水位,保護各種水鳥棲息濕地資源,岸邊種植有風景樹或果樹,開辟了蘆葦塘,還設置有帆船、游艇、擺渡等設施,吸引了眾多游客。
2、一粒種子從落入土壤的那一刻起,就在西集人精心呵護下萌動,它們只是不斷的成長,長到成熟美麗的一刻。
運河沿線優質果品種植面積6000畝,現有日本三代斤柿210畝、美國黑李子100畝、美國西梅100畝、優質梨1300畝、大櫻桃1180畝、優質桃1300畝、棗100畝、李子140畝、蘋果350畝、葡萄100畝、其他果品660畝,目前各個品種的果樹都已開始進入盛果期,2005年產果品 6800噸,2006年鮮果品產量7000噸。
3、采摘時間表
5月下旬~6月中旬,6月下旬~10月末,9月下旬~10月末,10月,全年
大櫻桃 大桃、中華圣桃 蘋果、柿子、愛宕梨、時鮮無公害蔬菜
4、陽光、土地和水 再加上辛勤和智慧,充盈著對豐收的渴望,西集古鎮如同一個煥發青春的耕者在悠然中滿足地審視著自己勞動的果實,慷慨地迎接來自八方的遠客。
西集鎮沿潮白河沿線發展蔬菜產業,為首都人民提供綠色、健康、安全的蔬菜產品,增加農民收入,在潮白河沿線建設蔬菜生產基地。全鎮保護地面積達到3800畝,陸地菜生產面積5527畝,蔬菜年產量8542噸。
-發展合作
地理優勢
鳳凰非梧桐不棲 西集古鎮地理優越 通達八方 又承改革開放之天時 奮發向上之人和 備受市場青睞
西集工業開發隨著2.45平方公里規劃建設性用地通過首規委批復和通州區將舉全區之力支持西集開發區建設拉開序幕。目前已完成五縱五橫的路網、污水處理廠、園區道路景觀等工程建設?;A建設基本達到“九通一平”的目標。引進菲美德、首嘉鋼結構、北內、潞電華商等有發展前景的企業42家,其中規模企業(年銷售額500萬以上)13家。2007年7月西集開發區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正是更名為通州區經濟開發區東區,成為市級重點開發區。這也為今后推進旅游與企業相結合,擴大旅游投融資渠道,引導社會投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奠定了基礎。
產業發展格局
一帶、雙核、外環
一帶:沿京沈高速公路和通香公路沿線,布局都市產業發展帶,形成西集城鎮經濟發展的主軸線。雙核:整合西集鎮中心區和西集開發區管理中心,構成以配套、生活、服務等三產為主的復合型城鎮綜合服務中心。
外環:沿兩河大堤,以保護性利用為手段,整合特色資源,發展休閑旅游、觀光采摘、度假培訓等功能,形成一、三產結合的環形濱河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帶動外圍村莊發展。
-十一五規劃
通州區“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重點建設西集工業開發區,加大投資,高標準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突出宣傳,重點招商,高起點謀劃園區產業發展,著力引進二三產業融和發展的大項目,啟動建設包裝印刷產業示范園,發展面向區域的包裝、印刷、研發、設計一體化的高端印務業,不斷提高都市工業的技術含量。西集是帶動東南部經濟發展的關鍵區域,著力加快新區開發建設,基本建成東南部經濟中心鎮。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西集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西集鎮榜上有名。
總得票
開封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8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排行榜
2022-09-28伊犁十大強鎮排名
2023-04-072002年釜山亞運會獎牌榜排行榜
2023-09-02中國未來十大經濟強省排行榜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