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詞條/百科 > 聯星街道
聯星街道

聯星街道

攸城,古稱梅城,因遍地梅樹而得名。元元貞元年(1295)為清陽鄉清陽里。清順治甲午年(1654),攸縣劃分為30個都,城關屬慶都。民國初年(1912)30都之上增設六鎮一城,一城即縣城,城關屬慶都。民國十九年(1930)廢鎮設區,改都為鄉,城關即一區,亦即慶字鄉。民國二十七年(1938)廢區并鄉,慶字鄉被命名為梅城鎮。民國三十四年(1945),更名為中興鎮,設西郊、衙坪、中和、東郊、天符廟、石虎嶺6個保。1949年9月攸縣解放,全縣劃為6個區,城關屬一區。1950年2月撤保為鄉,轄西郊,衙坪、東郊、天虎、石虎6個鄉。1953年3月撤鄉成立城關鎮,由縣直管,下設中虎、西坪2個居委會。東郊鄉劃歸八區,烏坳、龍湖、西郊、天虎4個鄉劃歸十區管轄。1955年6月全縣撤區并鄉,城區劃為北街、中街、西街3個居委會,郊區劃為3聯鄉,建立聯盟、聯星、聯西3個農業初級合作社。1957年1月原東郊、石虎、西郊3個鄉的郊區部分組成漁蔬場,由城關鎮直管。1958年9月,城關鎮與上云橋鄉組建火箭人民公社,城郊的聯盟、聯星、聯西、永佳4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并為城郊大隊,同時建立百花場,城內3個街道居委會并為城關大隊。1959年3月,城關鎮區成立城關人民公社。城關公社轄北街、東街、西街、中街4個居委會。郊區設東郊、永佳、聯盟、盟樓、新建、新聯、接龍、西郊8個生產隊與漁蔬、百花2個專業場組成城郊大隊,歸上云橋公社管轄。1959年10月,城郊大隊和2個專業場劃歸城關鎮管轄。1961年3月,撤銷城郊大隊,城關公社轄永佳、聯盟、聯星、聯西4個大隊,漁蔬、百花2個場,北街、東街、中街、西街4個居委會。1981年8月,撤銷城關公社,恢復城關鎮建制,鴨塘鋪公社龍湖大隊的江弦、蔡家坳2個組,胡公廟大隊的廖家、王家、黃家、樟樹下、譚家5個組,以及駐地的原湘東化機廠、氮肥廠、二一四隊、縣農機一廠所在區域全部劃歸城關鎮管轄,組建西閣庵大隊,同時建立建設路居委會。1982年,聯盟大隊改稱勝利大隊。1983年10月,增設西閣庵居委會。1985年4月,增設蔡家坳居委會。1987年~1988年,原漁蔬場、百花場、勝利3個村、場分別改設為雪花、百花、勝利居委會。1992年,聯星、聯西2個村改設為居委會。1998年,永佳村改設為居委會。2002年,西閣村改設為西城居委會。全鎮轄永佳、勝利、聯星、聯西、百花、雪花、西城、文化路、建設街、東街、北街、中街、西街、西閣庵、蔡家坳15個居委會。2004年~2005年,全縣啟動社區建設工作,撤銷城關原15個居委會,組建改為社區。2005年1月,上云橋鎮江橋村、萬古橋村和鴨塘鋪鄉胡公廟村劃歸城關鎮管轄。永佳、勝利、聯星、聯西、百花、雪花、西閣、文化、建設、富康、接官亭、濱江、商城13個社區居委會和化機社區,設置153個居民小組。2008年濱江社區居委會并入雪花社區居委會,接官亭社區居委會并入文化社區居委會。城關鎮基層行政建制為12個社區,3個村,195個居(村)民小組。

2012年元月,除江橋、西閣、胡公廟3個社區劃歸江橋街道辦事處外,其余永佳、勝利、雪花、聯星、聯西、百花、文化、富康、萬古橋9社區,外加上云橋鎮高嶺、宋家洲、蓮塘坳鎮柘合、山背4個村組成聯星街道辦事處,轄13個社區(村)、130個居民(村)民小組,總面積23.34平方公里,總人口9.6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2萬人。

2012年元月,蓮塘坳鎮春聯、春風、雙豐、盤龍4個村劃歸聯星街道辦事處,全街道轄17個社(村),179個居(村)居小組,總面積48.48平方公里,人口10.2829萬人,耕地面積13514.89畝。

2014年1月,分出柘合、山背、春聯、春風、雙豐5個社區和盤龍村組成春聯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仍設攸衡路109號。2012年以來,聯星街道辦事處先后榮獲“全國衛生縣城”、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示范鄉鎮(街道辦事處)工會”“株洲市園林式單位”稱號。

總得票

聯星街道指數信息
  • 所在地:中國->湖南->株洲->攸縣
  • 區劃代碼:2147483647
  • 區劃代碼前6位:430223
  • 人品密度:3963 平方千米
  • 人口數量:9.53 萬人
  • 郵政編碼:412000
  • 面積:24.05 平方千米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電話區號:0731
  • 政府地址:北街大巷
  • 車牌代碼:湘B
聯星街道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 總票數 排名
榜單名 總票數 排名
點擊展開更多聯星街道參與的榜單
相關百科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返回頂部 意見反饋
日韩金品视频,日韩性爱黄色网站,欧美日韩午夜性爱综合,手机在线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