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埭頭鎮位于溧陽市區東北郊,北依長蕩湖,南枕蕪太運河,239、241省道和常溧高速、寧杭高鐵連接線貫穿境內,溧陽(北)道口落戶鎮區,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鎮域總面積43.7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戶籍人口2.65萬,集鎮建成區面積5.2平方公里。
工業:現有工業企業37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多家,億元企業18家,外資企業20多家,業已形成食品、輕紡、新材料、冶金、建材、機電等產業體系,天目湖啤酒就是本鎮產品。近來年,又著力打造1平方公里綠色建筑產業集聚區和1平方公里寶鋼裝配化住宅產業基地。加快工業的轉型升級,加快推動傳統企業和國企、外企、上市公司的合資合作,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和股改上市,全面優化了企業資本結構、創新水平,全鎮現有上海E板上市企業一家。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15億元、工業銷售114億元。
農業:整鎮規劃20平方公里現代農業產業園,其中有10平方公里漁業產業園。擁有一批農業科技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豐產方、示范點。近年來正按照“接二連三”的思路,朝鄉村旅游、食品加工方向延伸。
科技: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0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6家,企業博士后工作站1家,研究生工作站3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3家,省級總創空間1家,已落戶領軍型企業人才8家,其中“千人計劃”人才2名,引進各種專業人才近千名,專利申請量近萬件。與常州大學合作建立了溧陽市常大技術轉移中心,以國家級科技孵化器駿益科技創業園為代表的省、市級科技孵化器正茁壯成長。
教育:埭頭中學為省四星級高中,底蘊深厚,后六初中為省最有影響力初中,每年接待參觀培訓者近萬人,埭頭小學、幼兒園為省示范校園,小記者報全國有名,后六小學、幼兒園創成常州市優質學校,孝道文化頗具特色,通過了常州市學前教育現代化考核驗收,鎮社區教育中心創建為省級標準化社區教育中心學校,并先后與常州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合辦???、本科及碩士班,從幼兒到碩士,小鎮辦出了大教育。
文化:埭頭是中華史氏的發源地,有號稱江南第一大祠——史侯祠,以此為核心,近年來又著力打造中華族譜博物館,每年接待數萬人,2014年創建為2A級歷史文化旅游景區,并已申報創建3A級歷史文化旅游景區。埭頭還有崇寧寺、太師廟、舍頭橋、皇母苑等多處古跡,已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埭頭先后舉辦了五屆全-動會,并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民俗文化,傳統節日都要開展文體活動,被評為全國群眾性文化先進集體。
建設:一直堅持鮮明的江南水鄉風格,近年來綠化、亮化、彩花、黑色化、清潔化水平有較大提高,學校、醫院、老年公寓、文化廣場、農貿市場、農民新村、酒店超市等功能齊全,且各具特色;水、電、氣、污、通訊、金融等服務便利,宜居宜業。村莊環境整治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逐步推進,道路提檔、農橋改造、圩堤加固、涵閘更新、標良建設、生態治污等投入巨大,鎮村公交全線開通,垃圾統籌名列前茅,村級醫療全面達標,城鄉一體化加快推進,被評為各級環境優美鄉鎮。
管理:國土、工商、稅務、法庭、交警、房管、消防等直屬部門各司其職,城管、巡防、公安等地方部門管理有序,所有村創省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市級以上文明村。全鎮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創新型試點鄉鎮、江蘇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鎮、全國衛生鎮,全國文明鎮等榮譽稱號。2015年,全鎮獲得溧陽市級以上先進榮譽30多個。
2020年12月,2020年江蘇“味稻小鎮”推介名單公布,埭頭鎮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埭頭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8年3月,江蘇省環保廳公布埭頭鎮為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埭頭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埭頭鎮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史侯祠
中國史氏第一座大廟“史侯祠”位于江蘇溧陽東郊埭頭鎮,始建于東漢初年,是為紀念東漢名將、溧陽侯史崇而建的祭祀建筑群,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后多次被毀于天災--,族人屢屢修復擴建;據記載至清光
舍頭橋
舍頭橋地處江蘇溧陽市埭頭鎮舍頭村。據《清·嘉慶溧陽縣志》記載:該橋建于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662年),距離當時溧陽縣城11公里。據當地百姓說,橋是用一只報恩的母雞所吐的血來換錢,由上黃一帶的
總得票
廣東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
2023-03-06中國十大最富有的中小城市排行榜
2022-11-23歐洲城市gdp排名
2022-08-31冬季最冷的十個城市排行榜
2022-10-11黑龍江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