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票
2021年9月,涇河源鎮被列入第一批寧夏特色旅游村鎮名錄。
2021年8月,涇河源鎮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名單。
2016年10月,涇河源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5年7月,涇河源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
2014年7月,涇河源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涇河源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涇河源鎮 轄21個村委會:蘭-村、河北村、白面村、馬家村、涇光村、下秦村、上秦村、北營村、龍潭村、余家村、南莊村、冶家村、澇池村、王家村、白吉村、高峰村、龐東村、東山村、東峽村、石底村、底溝村。
涇河源鎮位于涇源縣:
涇源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南端??偯娣e1431平方千米??側丝?2萬人(2006年)。全縣轄3個鎮、4個鄉:香水鎮、涇河源鎮、六盤山鎮、新民鄉、興盛鄉、黃花鄉、大灣鄉??h人民政府駐香水鎮。
-產業
地處隴東黃土高原西部,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河流密集,水量豐盈。年均降水量650.9毫米,年均氣溫5.8℃。礦藏有銅、鐵、石炭巖、油頁巖、白云巖、石英砂等。有涇平、涇華、涇什、涇隆公路。風景名勝有老龍潭、秋千架、涼天峽、香水峽、荷花苑、二龍河等,古跡有宋代石窟(古稱延齡寺,相傳是南宋名僧濟公和尚修行之地)等。涇源縣地處六盤山核心區,溫潤冰涼的自然條件有利于中藥材產業的培育與發展,經普查統計,境內共有中藥材資源530種,其中可做為臨床藥用的有377種。為了進一步壯大這一產業,涇源縣按照“抓特色種植、調產業結構、促農民收入”的思路,利用和發揮區域地理氣候優勢,通過人工種植和野生馴化等方式積極引導和組織農民發展栽培中藥材。目前,全縣共建成中藥材示范點5個,初步形成了以香水鎮、涇河源鎮、六盤山鎮等地為中心的中藥材基地,栽培面積累計達1.2萬畝,其中2004年建立全縣中藥材基地5500畝,分布在全縣四鄉三鎮,品種主要為水飛薊、旱半夏、柴胡、王不留形、大力子、大黃、獨活、有秦艽、黨歸、黃芪等品種,預計生產各類中藥材360萬公斤,年創收360萬元。
香水鎮米崗村作為全縣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和科技示范點,位于涇源縣城北5公里,共有310戶1249人,耕地面積3179畝,該村共種植中藥材2300畝,戶均7.6畝,預計年產各類中藥材50萬公斤,年創經濟收入50萬元,人均藥材收入46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
-經濟合作組織
為促進市場營銷,全縣共成立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9個,其中中藥材種植協會5個,常年販運藥材人體戶124個,形成中藥材集散市場4個。主要做法和措施為:
一是成立羨慕加強藥材協會進行市場動作,與寧夏啟元藥業,第二中藥廠,寧夏科稅蘭天公司鑒定藥材收購合同,建立“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負責產品的收購、銷售、技術服務。
二是統一規劃、規模發展,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財政、農牧、扶貧等部門的藥材項目資金-使用,集中管理,作大作強藥材產業。
三是建立種苗繁育基地,提高大田種植質量和產量,發展的目標是建立香水鎮萬畝中藥材基地,使更多的農戶從中受益。
涼殿峽遺址
涼殿峽遺址位于固原市涇原縣涇河源鎮,年代為蒙元。2005年9月15日,涼殿峽遺址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涇河源鎮特產與美食涇源黃牛
近年來,涇源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堅持市場向導、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破解瓶勁,壯大規模,提升層次,打造平臺,建立健全投資機制和以獎代補激勵機制,不斷完善良種繁育體系、飼草料種植加工調制體系、科技服
總得票
集安十大強鎮排名
2023-03-23運城各區縣面積排行
2022-10-20咸寧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2023-08-01世界上十大最有錢的國家排行榜
2022-09-06全國公交系統最完善的城市排行榜
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