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詞條/百科 > 昌寧鎮
昌寧鎮

昌寧鎮

2021年12月,昌寧鎮被認定為山西省農村電商強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昌寧鎮人口數量為8.48萬人,位列鄉寧縣各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位。

昌寧鎮于2001年4月由原城關鎮和原張馬鄉撤并合成,在春秋時屬晉,西漢時屬騏縣,北魏時歸昌寧縣所管轄,建國初歸鄉寧縣管轄。位于呂梁山南端,東連管頭鎮,西達棗嶺鄉,南鄰尉莊鄉,北與吉縣接壤,是鄉寧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225平方公里,農業人口27919人,共轄24個行政村、1個城市居委會,是全縣的人口大鎮。

位于縣境北部,治所歷駐縣城,東與管頭鄉相連,南與尉莊鄉毗鄰,西接棗嶺鄉,北連吉縣境,總面積119.08平方公里。屬黃土殘塬區,地勢概貌為南北兩座山,東西一條川;最高處為云泰山,海拔1629.5米,最低處為大石頭河灘,海拔390米,相對高差739.5米。年平均氣溫10攝氏度一15攝氏度,無霜期125-190天,年降雨量為550毫米,冬春干燥,秋季多雨。地下資源主要有煤、紫砂、陶土等。鄂河、羅河流經境內。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年均蒸發量1749.4毫米,全年日照時數2400小時,無霜期180天。全鎮概貌為“兩山一川”,境內溝壑縱橫,多坡地,少平垣,但土壤比較肥沃。全鎮海拔700—980米。境內河流主要有鄂河、羅河、西廒溝河、龍皮河、李家塔河、留太河、石澗溝河、南有曹家河、大南溝河、曹澗河等10余條。其中鄂河主干流河,常年不斷。

歷史沿革

清朝以前設城廂,民國時設區、鎮。民國36年(1947)解放后亦設區、鎮。1949年二區(了家灣)并入。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鎮。

城鎮建設

境內有四條干線公路,沒有供銷社、初級小小學校、電影放映隊、中心醫院及城鎮衛生所等。

景觀介紹

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隋唐創建的“千佛洞”,明代建筑結義廟等名勝。占鄂八景“夕陽晚照”、“壽圣晨鐘”、“昭遠清泉”、“石洞生云”、“懸崖滴水”“岱廟層巒”以及明、清興建的“文筆峰”、“狀元峰”均在境內。

歷史遺跡

解放前閻錫山曾在此居住,并設——軍火工廠(西北制造廠)。解放后賀龍元帥曾到此視察。

民間廟會

民間有“四月八”(農歷叫月初八)和“十月”傳統廟會。農歷每月逢一、六為集口,每集約2萬余人,商品成交額25萬元左右。

總得票

昌寧鎮指數信息
  • 所在地:中國->山西->臨汾->鄉寧縣
  • 區劃代碼:2147483647
  • 區劃代碼前6位:141029
  • 人品密度:377 平方千米
  • 人口數量:8.48 萬人
  • 郵政編碼:41000
  • 面積:225.00 平方千米
  • 行政區類別:
  • 電話區號:0357
  • 車牌代碼:晉L
昌寧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 總票數 排名
榜單名 總票數 排名
點擊展開更多昌寧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百科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返回頂部 意見反饋
日韩金品视频,日韩性爱黄色网站,欧美日韩午夜性爱综合,手机在线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