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詞條/百科 > 陳家河鎮
陳家河鎮

陳家河鎮

陳家河鎮位于桑植縣西北部,澧水穿境而過,東與涼水口鎮交界,南鄰兩河口鄉,西連上河溪鄉,北接蹇家坡鄉。1985年前屬倉關峪公社范圍,1985年建鎮。1995年11月撤區并鄉,原倉關峪鄉、蹇家坡鄉、新街鄉、陳家河鎮合并成立陳家河鎮。1998年10月全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由原倉關峪鄉、新街鄉及陳家河鎮二鄉一鎮合并成立現今陳家河鎮。2016年1月全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由原巖屋口鄉、河口鄉及陳家河鎮二鄉一鎮合并成立現今陳家河鎮。

全鎮總積2226畝。下轄20個村,2個居委會,143個村民小組,6個居民小組,總戶數4123戶,總人口16575人,有土家族、苗族、白族、蒙古族、漢族5個民族。

陳家河鎮屬典型的小盆地溫濕氣候,群山環抱,是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示范區,也是桑植縣水果生產基地。2000年,全鎮糧食總產量6466噸,花生總產量500噸。山地資源豐富,果園達8800畝,年產水果1100噸以上。以糧食、花生、油菜、干水果為主的種植業是陳家河鎮的經濟主體,2000年農業總產值39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5元。

利用本地資源,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是該鎮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擁有煤礦、建材廠等一批鎮辦企業,并以這些企業為龍頭,帶動了農副產品加工、建材、商業、運輸業的發展。

陳家河鎮交通通訊十分便利,投資環境日趨完善。全鎮已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電話和有線電視。水利條件優越,境內小II型水庫、山塘使工農業用水都有保障,有效灌溉面積達4500畝??平涛男l事業發展迅速,有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和醫療衛生單位5個,中小學校14所,在校學生2840人。作為桑植縣的中心集鎮,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形成了“八街兩橋一市場”的格局,集鎮設施不斷完善,功能不斷完善,功能不斷齊全。

陳家河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著名的“陳家河戰役”發生在境內的陳家河、蔡家坪、毛塔一帶,“陳家河大捷陵園”先保存良好。境內有土家、白、蒙古等少數民族,民風十分淳樸。境內群眾文化氛圍比較濃厚,有攤戲、陽戲、花燈戲等民間文化較為活躍。

陳家河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桑龍、桑鶴公路穿境而過,是桑植內半縣的一個區域性中心集鎮。境內村村通公路,農村客運網絡體系建立健全,建有一座占地面積6畝、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的新農村客運站,開通了5條農村公交線路。

陳家河鎮是張家界市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之一,現已初具規模。鎮區規劃面積1.29平方公里,由四橋八街為基本框架,分為機關區、居民區、商貿區、文教衛區等區域,功能區分明確,布局合理。鎮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建有大型綜合農貿市場一個,有攤位280個,門店150多個。是湘、厄、渝三省邊界的物資集散地,鎮區現有集鎮人口近7000多人。

陳家河鎮資源豐富,美麗富饒。澧書中源流經11個行政村(居),境內岳虎灘水電站裝機容量1000KW,年發電量400萬Kw/時.耳洞坪、三漤子、剖腹溪、倉關峪、龍潭溝、甘溪、廠灣等村蘊含豐富的煤炭資源,具有極大的開采價值,有企業13家。勞動和人力資源充足,常年外出務工人員有近4000人。陳家河鎮的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紅薯、馬鈴薯、花生、油菜等,主導產業有以椪柑為主的干水果、畜牧養殖、勞務輸出和商貿服務業,這些主導產業已經成為群眾穩定增收的渠道,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逐年提高。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陳家河鎮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紅六軍團第十八師長征舊址(黃木潭老街及誓師地)

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地舊址——紅六軍團第十八師長征舊址(黃木潭老街及誓師地)位于張家界市桑植縣陳家河鎮。年代為1935年。2019年,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地舊址——紅六軍團第十八師長征舊址(……詳情>>

總得票

陳家河鎮指數信息
  • 所在地:中國->湖南->張家界->桑植縣
  • 區劃代碼:2147483647
  • 區劃代碼前6位:430822
  • 人口數量:1.66 萬人
  • 郵政編碼:427000
  • 面積:0.10 平方千米
  • 行政區類別:
  • 電話區號:0744
  • 車牌代碼:湘G
陳家河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 總票數 排名
榜單名 總票數 排名
點擊展開更多陳家河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百科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返回頂部 意見反饋
日韩金品视频,日韩性爱黄色网站,欧美日韩午夜性爱综合,手机在线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