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
《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作。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說詩人站在井欄邊,見到月光照在地上,看上去白花花的,好像是結了一層霜。月光既然如此明亮,這就引起了詩人看月亮的興趣,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兩句。后兩句寫了由“望山月”到“思故鄉”的變化過程。后兩句在舉頭低頭俄頃之間,頓生鄉思。良以故鄉之念,久蓄懷中,偶見床前明月,一觸即發,正見其鄉心之切。且舉頭低頭,聯屬用之,更見俯仰有致。”的確,舉頭、低頭寫出了詩人由“望山月”過渡到“思故鄉”的神態。這首詩讀起來非常流暢,與使用了三個動詞有關。因“疑”而“望”,因“望”而“思”,意思非常連貫。作者年輕時離開故鄉以后,就一直沒有回去過,所以在夜深人靜時難免產生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而且此詩所表達的這種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具有普遍意義的。